当前位置:首页 > 逸闻趣事

受到毛主席接见后说“北京待不下去了”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6日     浏览次数:1311次

     1950年,原国民党部队的军官曾泽生带领改编的第50军进入朝鲜战场给美国英国等侵略者部队一个迎头痛击。50军重创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全歼英国皇家重坦克营。铁甲坦克面对50军的步兵志愿军居然被全歼,军长曾泽生一战成名!

     战后,彭德怀亲自向曾泽生鞠躬致敬,“请你转告50军的所有志愿军战士们,我彭德怀向他们鞠躬致敬,他们是好样的,是铁骨铮铮的中华男儿”!
     回国后,曾泽生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毛主席亲切地和他谈话,嘘寒问暖,同他探讨战争细节。曾泽生起初很紧张,慢慢放松下来。毛主席忽然问了他一个问题,曾泽生的脸瞬间红了,不知所措。

     回家后,他立马收拾行李,对妻子说:“北京,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我马上就走!”

     曾泽生为何要立马离开北京,还说“北京待不下去了”?毛主席究竟问了他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曾泽生是何人?

     曾泽生是云南人,原本属于滇军。20岁时候在云南军阀唐继尧的军队学习。1925年,满23岁,机缘巧合下,他去了黄埔军校当队长,加入国民党。从此,开始他的飞黄腾达之路。

     熟悉黄埔军校的都知道,蒋介石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校长。但凡是黄埔军校出来的而且加了国民党阵营的,出来之后,军衔都是三级跳。曾泽生也是如此。

     只是曾泽生是个念旧之人,1929年,云南省的“一把手”龙云邀请他回云南做贡献。他果然回去了,然后开了一家军校,担任队长。然后又担任滇军98师的团长。
     曾泽生这时候是个“异类”。他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好军官,清廉正直,然而那个环境并不允许。开办军校之后,他创办了杂志,宣扬打倒封建专制和贪官污吏。年轻人,一腔热血,他看不清形势。几个月之后,蒋介石派人缴了他的枪械把他送进了监狱。

     曾泽生反省再反省,不知道为什么突遭横祸。直到他回想起蒋介石的上位之路还有背后的四大家族以及投靠英美的势力背景,他恍然大悟,他要打倒的居然是蒋介石以及他背后的“大树”。这不是“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嘛。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改变自己。

     怎么改呢?他从此多做事少说话,为人谨慎。被龙云保释出狱后,曾泽生独善其身。后来,他连独善其身也做不到了。

     国民党军官的工资不低,但是贪污腐败成风的队伍,个个讲排场,吃穿用度都在攀比。曾泽生起初为了融入这个环境,花销有点大,日渐支撑不起了。

     其他国民党同僚之所以能撑得起那是他们贪污“捞外快”,曾泽生不愿同流合污。然而现实很快打败了他,他的孩子还没有满月因为挨冻竟然夭折,妻子分娩住不起医院,最后只能向朋友借钱还债。

     曾泽生遭此厄运还被周围的人嘲笑,包括亲人。他们嘲笑曾泽生不会捞钱,居然养不起妻儿。曾泽生很悲伤懊恼,难道清廉是一种错?贪污反而光荣?怎么会有如此歪理邪说?

     曾泽生又痛定思痛,他决定捞钱了,就像其他同僚那样。他从银行贷款囤积物资做生意,战争年代,物资有价无市,他凭借部队优势赚了很多钱。
     曾泽生后来回忆这段不堪的岁月时如此讲:“在这样一个脏污的环境里,怎么可能有干净的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出淤泥而不染之人是很少的,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曾泽生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变成一个发国难财的人。

     1937年,曾泽生带领军队抗日,参加过台儿庄会战,直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1945年8月份,蒋介石让曾泽生带领军队去越南接受日本军队投降仪式。

     如果蒋介石一方不为了个人私欲发动内战,不屠杀老百姓,那么曾泽生也许会一直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员虎将。但结果如何,有目共睹。曾泽生并不能阻挡蒋介石的计划,他能决定的是自己要走哪条路。

     1948年,曾泽生对蒋介石的不正义政策越来越不满,偏偏又遇到了正义之师解放军的部队,交战之后,高下立现,尤其双方对待俘虏和老百姓的政策简直是天差地别。
     虽然曾泽生是一员虎将,然而碰到解放军是屡战屡败,他感觉很不对劲。他们拿着美式装备,军饷伙食各类物质条件都比解放军强太多了。国民党的军官顿顿是大鱼大肉,解放军的军官天天吃清水挂面,按理说,不应该兵败如山倒。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曾泽生百般不得其解,他想不通。这个答案,直到抗美援朝时候,他才终于想明白。

     辽沈战役当中,曾泽生的部队遇到了东北野战军,指挥官是刘亚楼、林彪和罗荣桓。这是他一生的败笔,他的部队遇到这三个用兵如神的指挥官之后,束手无策,多次突围总是被打回去。

     最终拿着落后武器的东北野战军俘虏了几十万国民党士兵,曾泽生识时务者为俊杰,多次突围失败后,他起义了,转到解放军的阵营。

     解放军改编了曾泽生的部队,新编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属于第四野战军,成为了解放军的曾泽生部队被派到解放西南和鄂西的战场上。不得不说,中央军委很信任曾泽生他们,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原则。

     解放后,曾泽生继续担任第50军的军长。1950年十月份,他带领50军的战士们赶往朝鲜战场,打击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侵略者。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是彭德怀,曾泽生直到亲自接触了彭德怀和其他战士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解放军的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曾泽生接受改编之后才知道,解放军从军官到普通军人都是平等的,共产党部队是不允许打骂士兵的,有什么问题要讲道理,不能仗势欺人。禁止贪污腐败,禁止剥削士兵的军饷,也不可以虐杀俘虏,更不能祸害老百姓。

     之前他在国民党部队里,大家都这样,他不这样反而会遭受歧视。自从他们起义之后开了改编大会之后,曾泽生对解放军加深了了解。部队里的所有战士都是生死兄弟,是相互的依靠,而不是上下级关系,要爱惜所有军人的生命。

     了不起的第50军

     1951年一月份,李奇微想依靠先进的现代化军事武器“拖死”志愿军。李奇微的自信来自于手里的武器多以及现代化军事,他压根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

     彭德怀对50军和38军下了一个命令:阻击在汉江的美英侵略者部队。
     军令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战士们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完成。此时此刻,美国空军阻断了志愿军的后勤供应链,身处前线的志愿军得不到补给。第50军和38军必须给前线志愿军争取生命线。

     彭德怀之所以选择让曾泽生指挥的第50军扛起这个艰巨的任务,是他清楚地知道第50军的战士们擅长阵地防御,而且擅长修筑防御工事,这场战役他们来打最合适不过。

     李奇微调动六个师一共二十三万联合国军攻击汉江的志愿军。曾泽生赶紧让战士们挖防御工事,正是冰天雪地,战士们用尽全力也只能尽全力弄一部分简单的工事。这不是最困难的,最艰难的是他们的粮食不够了,要饿着肚子打仗,饿得不行了居然吃冰冷的雪充饥。

     相比较联合国军充裕的武器,第50军的迫击炮不足60门,山炮只有16门。可志愿军们的头顶上有敌军的轰炸机不断投下炸弹,面前是敌军的大炮和坦克,敌军的舰队盘踞在海域。战局对50军不利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曾泽生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他只能硬扛,智取,决不能硬拼。

     曾泽生让志愿军们挖了很多单兵掩体和防炮洞,这是为了减少他们的伤亡。三分之二的战士们上前线,三分之一的战士留下当做预备队。如果白天他们丢失了阵地,那么晚上就让预备队的志愿军战士们去夺回来!
     美国大兵非常震惊,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志愿军们还能持续抵抗和作战。敌军的照明灯、燃烧弹、高爆弹、坦克、大炮打造的巨大火力圈,为何志愿军们不仅不感到害怕还不要命地往前冲!而且白天打完了,夜里还接着打,他们究竟是靠什么在支撑!

     阻击汉江的五十天当中,第50军的志愿军们全歼了英国皇家坦克营,他们所依靠的只是炸药包和手榴弹,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军作战。他们保住了汉江大桥,打败了美军精锐25师27团。

     这一仗,第50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138个班、31个排、7个连的战士们全部阵亡!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中华男儿,是伟大的正义之师。王英、王长贵、鲍清芳等烈士舍身炸死敌人和坦克,他们用血肉之躯阻挡敌军。

     第50军的志愿军们的衣服全部开裂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彭德怀在战役结束后见到曾泽生之时,无比动容。这都是他的兄弟们,出生入死,一起作战。
     彭德怀对着曾泽生鞠躬,“请你替我转告第50军的战士们,这一仗同志们打得漂亮!打出了解放军的军威和实力!我彭德怀向大家致敬”!

     曾泽生眼泪都快落下来,他等这一句话等了好久好久。刚来到朝鲜战场打完仗,会上总结的时候,彭德怀对着38军的军长梁兴初一顿猛批,骂梁兴初是“鼠将”。

     尽管彭德怀批评人是火气很大,但是能被他批评好歹说明眼里有你这么个人。如同班主任,还愿意吵你说明对你还有期待,要是哪一天放弃了,想挨吵都没机会。

     曾泽生和第50的军战士们心里一直有个纠葛,他们认为自己原先是国民党部队半路起义成了解放军,所以一直想要打胜仗给其他部队看看。

     彭德怀他们不这么认为,要真是这么想,也不会让他们打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但曾泽生和50军战士们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

     曾泽生没听到彭德怀批评自己,第一想法不是感到庆幸,而是“难道我们50军连挨批的资格都没有”?不仅曾泽生如此想,50军的战士们大多数也是这么想。

     他们非常想证明自己。这就是男子汉的想法,不肯认输,天生好强,绝对不允许其他人轻视自己,哪怕这种轻视只是他们想象中的。

     曾泽生看到彭德怀这个举动,感动地说:“我们第50军上上下下拼尽全力了,终于能在其他兄弟部队面前抬起头了!”
     彭德怀哪里看不出曾泽生的想法,他非常认真地回道:“曾泽生,从你们成为解放军那一天,就是我们的兄弟,其他兄弟部队从来没有轻视过你们!我也是旧部队出身,从没有区别对待过第50军!你们这一仗打得好!以后补充兵员和装备,优先考虑50军!我对战士们的敬意,请你务必帮我传达!谢谢你!”

     曾泽生满怀激动地回了50军,战士们听到彭德怀总司令的嘉奖,高兴得欢呼鼓掌!

     曾泽生在朝鲜出车祸回国养病,毛主席点名要亲自接见他。曾泽生非常紧张,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本人。他曾无数次听说过毛主席的大名,但从未亲自见过。

     而且,他曾经所在的国民党同僚们官僚作风很浓厚,每次见到上级都得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喘,毕竟一言不合可能就要再次被送进监狱。曾泽生有很深的心理阴影。

     所以曾泽生发憷,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和方式和毛主席谈话。但是见到毛主席之后,他发现毛主席为人非常随和,讲话亲切幽默就像唠家常。
     先和他聊了国内外的局势,聊了一会儿,毛主席瞧出来曾泽生的紧张和不知所措,为了让他放松,主动问起汉江阻击战的具体细节。曾泽生没想到毛主席虽然不在前线指挥但是居然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就连他们50军的作战路线和方针都摸得一清二楚的。

     这不是最令曾泽生惊奇的,他惊讶的是毛主席问的问题都落实到细节当中,包括分队部署。说实话,他自己都没有记得那么清楚。毛主席每多问一个问题,曾泽生就多一丝感慨,因为他发现,他这个亲自指挥的军长居然没有坐在北京办公的毛主席了解得详细。

     最后,毛主席问了他一个二线分队驻防的具体方位,曾泽生的脑子一片空白,他真的想不起来。之所以想不起来,是因为不清楚。他的脸瞬间红了,非常尴尬。

     好在毛主席看出来了,顺势给他解围,“你们五十军在朝鲜打得非常不错”!

     曾泽生松了一口气,毛主席把话题转开了,聊了其他话题。这一次接见结束后,曾泽生回到家就开始收拾行李,他对夫人李律声说:“北京,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我得准备回到朝鲜战场!”

     李律声感到莫名其妙,“你不是才回来养伤吗?发生什么事了?你不是刚打了胜仗受到毛主席接见吗?怎么就待不下去了”!


     曾泽生叹了一口气,“你不知道,今天毛主席问我好多战争的细节和军队驻防的细节,我竟然一问三不知!我这个军长当得不是那么名副其实

啊!”

     李律声笑了,“你当了几十年军官,怎么可能不名副其实”?

     曾泽生知道李律声是什么意思,“我当了几十年军官,自以为很了不起了,自认为治军有方。直到见到毛主席,他这个人才是真的用兵如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解放军部队对待普通士兵如同亲兄弟,一律平等,全体一心,没有贪污腐败,也没有虐杀过战俘。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军备那么差,战斗力却那么强,今天见到了毛主席,我总算明白了”!

     李律声颇为感慨,“前段时间我特意给开车的那个驾驶员同志道了歉解放军确实是清廉正直讲究平等”。

     曾泽生刚从朝鲜回来治疗的时候,军队给他派了一辆车接送他们。李律声下车之后居然给了驾驶员一笔小费,驾驶员推脱不要,李律声非常生气,她认为驾驶员这是瞧不起自己给的小费。居然扔了几张纸钞给驾驶员,驾驶员被气哭了。
     李律声还觉得委屈,管车的工作人员看到李律声闹脾气,去问驾驶员什么情况。没想到居然看到驾驶员一个大男的在哭,“长官,曾军长的夫人居然把我当他们家的佣人!我又不是他们家的佣人,这不是旧社会,我工作是有国家发津贴的,她给我小费是什么意思!领导开会时讲过,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干嘛给我小费”!

     管车的干部很惆怅,把钱还给了李律声,给她解释了一下,告诉她这不是旧社会,解放军不是以前的军阀部队,大家都是平等的。李律声也不是恶意的,曾泽生起义前,他们的家眷每次乘坐汽车都是要给小费的,其实就是搞排场。大家都这样,所以李律声也这样。

     “我要回到朝鲜,我要向兄弟部队学习。把以前的官僚作风都改掉,真正下基层,上前线战场,和兄弟们并肩作战。要把军队部署的每个细节都搞清楚,不希望下次毛主席或者彭德怀总司令问我这个问题之时跟个哑巴一样答不上来”!

     毛主席的言行举止给了曾泽生很大触动,曾泽生养病期间读了很多毛主席的著作,深入了解解放军深入基层群众的工作作风。

     1953年,养好伤的曾泽生再次回到朝鲜前线,他依然指挥第50军。他对50军的战士们讲:“云南的兄弟们,我没有带你们走错路!你们要是回家了,告诉所有父老乡亲们,我曾泽生带他们的子弟走了一条最正确的光辉大道!我们跟着毛主席和共产党,革命到底永远都不后悔!”
    “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干革命永不后悔!”

     战士们的欢呼声如潮,曾泽生看着他们,感到非常欣慰。曾经,他们滇军受尽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蔑视,补充战斗人员和装备这种事从来不会优先考虑他们。但他们成为解放军之后,所有战士亲如一家人,不分你我,曾泽生作为军长,他终于感觉对得起跟他一起起义的兄弟们了。

     1954年,曾泽生带领第50军凯旋,老百姓夹道欢迎。一路上,老百姓看到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心痛到落泪。这是曾泽生和第50军战士们自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二次享受这种被全国人民热烈欢迎的待遇。

     回到了北京,曾泽生再次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1955年,曾泽生被授予中将荣誉军衔。
     曾泽生曾经一度担心带着滇军走错路,直到见到毛主席。曾泽生带领滇军部队走上了光辉大道,也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为人民而战,就是人民的子弟兵。国家的军队理应为国而战,而不是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官僚的“打手”。

     谨以此文向第50军的志愿军战士们致敬!

 

                                                                                                 来源:往史

 

Baidu
map